|
氣動調節閥易發生哪些故障?如何解決?氣動調節閥不同于手動閥門,它在使用過程中要處于不斷地運動、調節狀態,且運動部件多,還要承受來自介質不平衡力等各種力量的沖擊,難免出現各種預想不到的故障,這些故障可來自執行機構、調節機構,也可能來自連接的附件裝置。那么,氣動調節閥易發生哪些故障?如何解決? 調節閥不動作 原因1: 無氣源或氣源壓力過小 措施: 應首先檢查氣源(儀表空氣)是否通暢,氣源壓力是否達到該閥使用要求。 原因2: 有氣源,無輸出信號氣壓力 措施:
原因3: 輸出信號氣壓力正常,仍不動作。 措施:
調節閥工作時產生調節震蕩、控制不穩定 原因1: 氣源壓力變化較大或過濾器、減壓閥工作不正常。 措施:
原因2: 氣源壓力穩定,信號壓力不穩。 措施:
原因3: 氣源、信號壓力均穩定,但調節閥工作仍不穩定。 措施:
調節閥動作遲緩 原因1: 閥體內有黏物堵塞。 措施: 解體主閥體,清理閥體內黏物。 原因2: 閥桿填料變質硬化或石墨、石棉填料潤滑油干燥。 措施: 解體主閥體,更換閥桿填料。 原因3: 填料加得太緊,摩擦阻力增大。 措施:
原因4: 閥桿不直導致摩擦阻力大。 措施: 主閥解體,更換閥桿。 原因5: 氣動隔膜執行器隔膜或信號氣管路有輕微漏氣。 措施: 更換氣動隔膜執行器隔膜,處理信號氣管路漏氣。 調節閥動作正常,工藝控制參數異常 原因1: 調節閥閥芯脫落。 措施: 解體檢查調節閥主閥體,根據檢查情況恢復閥芯脫落。 原因2: 調節閥閥芯與閥桿連接部位發生相對移位,但未脫開。 措施: 解體檢查調節閥主閥體,根據檢查情況恢復閥芯位置。 原因3: 調節閥閥桿斷裂。 措施: 解體檢查調節閥主閥體,更換閥桿。 原因4: 調節閥閥芯內有污物堵塞。 措施: 解體檢查調節閥主閥體,清理閥芯內污物。 原因5: 被控制介質系統其他控制參數不合適,如介質流量、壓力不在設計要求范圍內。 措施: 調整系統控制參數在設計要求范圍內。 檢修時,該重點檢查哪些部位呢? 在高壓差和有腐蝕性介質的場合,閥體內壁、隔膜閥的隔膜經常受到介質的沖擊和腐蝕,必須重點檢查耐壓耐腐情況。 閥芯是調節閥的可動部件之一,受介質的沖蝕較為嚴重,檢修時要認真檢查閥芯各部是否被腐蝕、磨損。 特別是在高壓差的情況下,閥芯的磨損因空化引起的汽蝕現象更為嚴重損壞嚴重的閥芯應予更換檢查密封填料:檢查盤根石棉繩是否干燥,如采用聚四氟乙烯填料,應注意檢查是否老化和其配合面是否損壞。 因工作時介質滲入,固定閥座用的螺紋內表面易受腐蝕而使閥座松弛。 易損件,檢查是否老化。 當調閥采用石墨或石棉為填料時,大約三個月應在填料上添加一次潤滑油,以保證調閥動作靈活。 如發現填料壓帽壓得很低,則應補充填料;如發現聚四氟乙燥填料硬化,則應及時更換。 對配有定位器的調閥要經常檢查氣源,保證氣源品質,不含水及其它雜物。 |